当前位置: > 两栖动物 > 新闻动态 > 新闻报道 >

澳洲水鼠精准开膛剖腹 毒蟾蜍心肝变美食

时间:2023-12-28 10:18 点击:
澳大利亚“土著”水鼠家族中的一员成了世界明星。它们可以精准娴熟地把剧毒蔗蟾蜍开膛破肚,挖出无毒的心和肝当美食吃。
图1 澳洲水鼠Rakalis,抓到剧毒的蔗蟾蜍,干净利落地开膛剖肚。
    澳大利亚“土著”水鼠家族中的一员成了世界明星。它们可以精准娴熟地把剧毒蔗蟾蜍开膛破肚,挖出无毒的心和肝当美食吃。这种水鼠(Rakali,土著语言“河鼠”之意)因此成了蔗蟾蜍的天敌。在澳大利亚蔗蟾蜍泛滥成灾而人类科学家计穷无奈的今天,它们就成了人类的救星。水鼠Rakali对付剧毒美味的精湛本领让科学家惊讶不已。
    为了取食蔗蟾蜍的无毒心脏,必须开膛剖腹,用利爪划开有毒的肌肤和腔体。完成开膛掏心、啖食美味之后还能安然无恙,除了下爪精准,还有其他奥秘吗?为什么Rakalis水鼠是唯一具有这种神奇本领的哺乳动物?墨尔本大学的科学家们现在找到了答案。
图2 蔗蟾蜍剧毒,据说还好色、好到处游荡,导致巨蜥蜴成了濒危物种

威胁

    蔗蟾蜍不是澳大利亚土著,是 1935年从美洲“移民”到澳洲的。它们当时肩负着一项重大使命,要帮助东北沿海地区的蔗农消灭甘蔗地的害虫。这种两栖动物适应能力很强,繁殖相当快,爱到处游荡,一年时间可以迁徙60公里。因此,2011年和2012年,它们从澳大利亚东北沿海跋山涉水,迁徙抵达西部的金伯利地区。从那时开始,这种剧毒蟾蜍在新的疆土所向无敌,令若干猛兽的数量大幅减少。
图3 剧毒的蔗蟾蜍却有一双无辜的大眼
    在部分地区,鳄鱼、斑尾虎鼬和几种不同的蜥蜴完全不是蔗蟾蜍的对手,已经绝种——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它们不知深浅,吞食了蔗蟾蜍,被毒死了。蔗蟾蜍的唾液腺里藏着剧毒的毒液,很少一点就能让许多野兽家禽送命。科学家曾做过试验,给蟾蜍的天敌喂少量的蔗蟾蜍肉,它们吃了之后只是感到不适、呕吐,但不会死。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让这些动物提高认知,不再去捕食蔗蟾蜍。
    然而,适者生存理论再次得到印证,澳洲水鼠自学成才,掌握了安全享用蔗蟾蜍无毒心、肝的本领。

谁干的?

    生物学家玛丽莎·帕罗特(Marissa Parrot)多年研究河鼠习性。她说:“2014年,我们发现一条溪流中漂浮着许多蔗蟾蜍的尸体,很明显是被杀死的。”她说,每天早上都能看到五只蔗蟾蜍的尸体,胸腹部都有一道相同的切口,就像是手术刀的切口。问题是,谁干的? 
图4 蔗蟾蜍还让鳄鱼家族丁口大减。当然也的怪鳄鱼嘴馋
    于是,科学家们开启侦探模式,用遥控相机监控拍摄,同时分析研究蔗蟾蜍身上的伤口,最后找到了凶手——河鼠。帕罗特说,蔗蟾蜍尸体解剖结果显示,开膛剖肚的尺度视蔗蟾蜍的体积大小而定:个子较大的尸体心脏和肝脏都被摘除,胆囊(内含有毒的胆汁盐)则被干净利落地移出胸腔。在中等体积的尸体中,除了心、肝被摘除,还有一条腿或两条腿的皮被扒下,腿肉被吃掉;皮有毒,肉无毒。
    有几种蛇和禽鸟,比如乌鸦,也能猎食毒蟾蜍,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哪种哺乳动物吃了蔗蟾蜍后还能安然无恙地怡享天年。她说,有些鼠类或许可以猎食体积较小的幼蟾蜍,但没有鼠类猎食大型毒蟾蜍的存档案例。
图5 据估计澳大利亚的蔗蟾蜍数量已经超过15亿只

15亿毒蟾蜍

    在河鼠杀蔗蟾蜍这件事上,显然鼠的目标是大个子蟾蜍,尸体标本中四分之三体长都超过10厘米。在野外,中等身材和小个子蔗蟾蜍数量远远超过大个子。
    目前研究人员还不清楚的是,河鼠究竟是沿用了它们历来用来猎食澳洲本土毒蟾蜍的技能,还是“发现并掌握”了安全食用蔗蟾蜍的本领。但无论如何,科学家们希望其他水鼠也能学会这种本领,一方面为自己防身之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帮人类解决毒蟾蜍泛滥的难题。1935年从海外引进澳洲,派到甘蔗地“巡逻”的蔗蟾蜍是101只,现在全国蔗蟾蜍已经超过15亿只。有些蔗蟾蜍甚至千里跋涉,跑到到离74年前它们的祖辈抵达澳洲的“入境地点”200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定居。
 
(责任编辑:贤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