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当“世界垃圾桶”

时间:2018-10-23 20:29 点击:
一个薄薄的塑料袋,对我们来说就像匆匆过客,然而,离开人类的手掌后,它的冒险历程才刚刚开始。

      平均使用时间25分钟,降解至少需要470年,回收利用不到10%,这就是人类把水蓝色星球变成塑料乐园的故事。自1907年列奥·亨德瑞克·贝克兰注册了酚醛塑料的专利以来,人类已经生产出总计超过83亿吨的塑料制品,其中有63亿吨被废弃。
      如今,这一数字仍在迅速增长中。
这些塑料垃圾从各种渠道涌入大自然,最终在海洋汇合,构成了一个160万平方公里的垃圾岛,并在南太平洋上形成了一个足有中国四分之一大小的垃圾带。预计2050年,全球塑料垃圾将达到约
120亿吨,要比海洋鱼类的总重还多。

为了让更多人重视海洋污染,环保组织和LadBible合作,正在申请让这个垃圾岛成为世界上第196个合法国家。图片来源:http://www.ladbible.com/trashisles。

      塑料浮岛是海洋动物的噩梦。海龟和海鸟会因吞下塑料袋导致消化不良而最终饿死,海豹和鲸鱼会被渔网纠缠至死。1960年胃里发现塑料的海鸟比例还不到5%,而现在,这一比例已经飙升到了90%。
那些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被称作海洋中的PM2.5。含有增塑剂的塑料微粒容易吸附有毒物质,它们在海鱼、贝壳等体内积累,然后又回到人类口中。食盐、自来水和海鲜等都含有或多或者的塑料微粒。多数塑料会释放有雌激素活性的化学物质双酚A,它在人体内会起到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92.6%以上的美国人体内都有可探测浓度的这种物质,而6-11岁的儿童体内双酚A的浓度是成年美国人的两倍。

漂浮在海洋中的塑料微粒的总数和重量。每个点代表20公斤塑料。中国沿海地区是塑料污染重地之一。图片来源:绿色和平(2003).汕头贵屿电子垃圾拆解业的人类学调查报告.绿色和平.

     德国学者发表的一项报告显示,90%的塑料垃圾是通过10条河流进入海洋的,而这10条河流,全部位于非洲、印度和中国。长江、黄河、海河、珠江和黑龙江等榜上有名。这五条河流附近几乎集中了中国的所有大城市和工业区。在这些河流附近分布的另一种鲜为人知的产业则是洋垃圾回收。洋垃圾通常是指来自国外的固体废物,它既包含可以回收处理再利用的资源,也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

黄线代表2016年中国塑料垃圾进口来源,不同灰度的国家代表1988~2016年塑料垃圾累计出口量。

      自1992年以来,中国进口了全球至少45%的塑料垃圾。仅2016年,中国的塑料垃圾进口量就超过700万吨。塑料垃圾被打碎成颗粒后再加工成塑料袋等制品,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世界各国进口的洋垃圾到达中国后,主要由各地小作坊分拣、回收。
当地人因此致富,也因此饱受折磨比如人口20万的贵屿,最高峰时有80%的本地人口参与废品回收行业,为当地贡献了90%的GDP。然而对贵屿镇某村的体检发现,全村80%以上的中小学生患有呼吸道疾病,25%的新生儿铬超标。


      一个好消息是,2017年7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即众所周知的
“洋垃圾”禁令禁令并非完全禁止垃圾进口,只是禁止4类24种高污染固体废物,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钒渣、未经分拣的废纸和废纺织原料等。它们通常打着可回收固体垃圾的名号,夹带高污染垃圾与危险性废物。

      塑料曾被视为
“20世纪人类最为伟大的发明”,以其便捷耐用而为人称道;塑料也在“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榜上有名,被人们视为环境的敌人。不管如何争执,塑料只是一项发明物,无所谓正邪。如何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提高塑料利用率和回收率,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垃圾分类刚刚起步,各种措施尚未健全,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才刚刚觉醒。保护我们每个人赖以生存的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努力。让塑蓝色星球回归本来面目,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黄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