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鳖

时间:2017-11-02 23:28 点击:
斑鳖(学名: Rafetus swinhoei ):又名斯氏鳖。背盘长36-57厘米,背盘宽度仅略小于长度,几近圆形。躯体扁平,仅略隆起,背面平滑光泽,暗橄榄绿色(或黑绿色),具多数黄色点斑,
斑鳖(学名:Rafetus swinhoei):又名斯氏鳖。背盘长36-57厘米,背盘宽度仅略小于长度,几近圆形。躯体扁平,仅略隆起,背面平滑光泽,暗橄榄绿色(或黑绿色),具多数黄色点斑,其间更有无数黄色细点,有时形成包围前述黄色点斑的不规则的一圈;在相当于骨质背甲部分,黄色斑纹形成横竖交织的线纹或放射状纹。头、颈及四肢背面亦为黑绿色,具不规则的大小黄色斑。这种密集的黄色斑纹是斑鳖的特点。
        生活于江河湖沼中,底栖。以水生动物为食物。卵生。斑鳖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极其珍贵,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之一,全球已知存活仅4只,其中苏州动物园2只、越南同莫湖1只、越南宣汉湖1只 。 分布于亚洲。中国特有种。分布于长江下游及太湖周围。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2017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日”当天,云南省环保厅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发文称,环保厅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
        此次发布的红色名录中,此前备受外界关注的绿孔雀和班鳖被列为极危物种。

(责任编辑:佳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