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珊瑚博物馆 > 珊瑚礁探秘 >

拯救珊瑚礁刻不容缓!

时间:2019-08-04 16:50 点击:
随着全球变暖,不仅陆地生态系统受到威胁,海洋生态系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如持续激增,珊瑚礁将极有可能在本世纪末完全灭绝。在伦敦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上,科学家发出如此警告。来自大学、政府研究机构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的数十位珊瑚礁及气候变化方面的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专家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450ppm,日益变暖的气候和日渐酸化的海水将对珊瑚礁的生存产生严重威胁,此后数十年内珊瑚礁的生长将逐渐停止直至灭亡。

作为生命母亲的海洋就好似一个巨大的碳调节器,以其天然的碱性,不断吸收并分解着地球上大量的二氧化碳,调节着世界各地的气候。有学者称,自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时间里,海洋大约吸收了一半以上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地球上每人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有1吨左右仍需依靠海洋进行吸收。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化石能源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以来,人类碳排放速度和总量与此前不可同日而语,海洋虽然广阔无垠,却仍然有其极限。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从工业化时代前后的280ppm已飙升至如今的387ppm。根据计算机模拟显示,若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继续下去,2100年海洋酸碱值将降低0.5个单位。

60年珊瑚礁面积减8

据调查,2007年我国滨海湿地总面积693万公顷,比1975年减少43万公顷,自然湿地总面积669万公顷,比1975年减少65万公顷,人工湿地总面积24万公顷,比1975年增加22万公顷。初步估算,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红树林面积丧失73%;珊瑚礁面积减少约80%,珊瑚礁生态系统已出现退化迹象,处于健康和非健康状态的各占50% [2] 

难以承受之 

身处日渐污浊空气中的人们对此并没有太多留意,而对海洋环境极为敏感的珊瑚礁已经对此产生了反应。英国海洋科学家称,酸化对海洋生物,尤其是外壳或骨骼含钙的生物将造成严重威胁,到2050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很可能比工业化时代前增长一倍,适宜众多生物繁衍的珊瑚礁届时可能减少三成。专门从事珊瑚礁与海洋酸碱度关系研究的美国卡内基研究所地球生态学部斯尔弗曼博士称,与工业化之前的水平相比,珊瑚如今已经放慢了它们形成骨骼的速度。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560ppm时,所有的珊瑚礁将停止生长并开始溶解。他说,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逻辑关系,海洋酸化就意味着珊瑚礁的灭亡。

斯坦福大学伍德环境研究所教授斯蒂芬·帕鲁比说,尽管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所作所为十分空前,但我们还是很难设想,这些存活了2亿5千万年的珊瑚寿命可能只剩下几十年。

随着海洋酸化进一步加重,海洋中通过光合作用分解二氧化碳的一种钙质超微型浮游生物——颗石藻类的生长也将受阻,此时海洋酸化将开始进入恶性循环,气候变化与海洋酸化相互影响,愈演愈烈。英国邓迪大学约翰·雷文称,海洋酸化到此时已无法有效逆转,要再回归到前工业化时代的状态,只有通过数千年的自然演化。

无法抗拒之 

而与海洋酸化相比,日益上升的气温则是一个更为直接的威胁。珊瑚尤其是热带珊瑚适应气候能力较弱,极易受到海水表面高温的伤害,当海水出现高温时寄居在珊瑚上的生物就会大量离开,成片的彩色珊瑚因此会变得像骨头一样惨白,而后很快死去,这种现象被称为珊瑚的漂白白色瘟疫。在厄尔尼诺较剧烈的1997年到1998年间,全球的珊瑚普遍出现了漂白现象,尤其是在印度洋、东南亚、西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珊瑚大量死亡,在一些地区死亡率甚至超过了90%

一旦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450ppm,海洋的温度将很有可能触发更为广泛的漂白作用。而与此同时,增加的酸度又将进一步导致其他健康珊瑚生长速度放慢。而如果珊瑚大量减少或完全灭绝,所带来的一个连锁反应将是靠吃浮游生物和有壳水生动物为生的鱼类,其数量将减少甚至消失。假如鱼类消失,海洋里会充斥着水母等生物,而水母又可能吃掉其他种类的浮游生物……海洋的生物结构将被完全改变。

 


(责任编辑:清月)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