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你没商量的神奇鱼类-电鳗

时间:2025-01-12 17:57 点击:
电鳗(Electrophorus electricus),隶属于裸背电鳗科电鳗属,具有两对发电器官,可产生高达600伏的电压和1安培的电流。
  安静的河底,河水混浊,光影交错,隐约之间
  一尾长长的鳗形生物穿梭期间
  游弋,逡巡,攻击
  转瞬之间,河流恢复了平静
  它就是鱼类发电的强大存在-电鳗

图1 电鳗
似鳗非鳗的怪咖
  电鳗是裸背电鳗科的鳗形鱼类,虽然外形颇似鳗鱼,但它并不是真正的鳗类,而是鲶鱼的近亲。

图2 电鳗所在的纲目
  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将南美洲河流中的电鳗分为3大类:
  电鳗(Electrophorus electricus),生活在巴西北部的三个州(阿马帕州、亚马孙州、罗赖马州)、圭亚那、法属圭亚那和苏里南。
  伏特电鳗(Electrophorus voltai),生活在巴西亚马逊州和帕拉州南部、马托格罗索州北部和朗多尼亚州。
  瓦氏电鳗(Electrophorus varii),生活亚马孙河最下游地区。

图3 三种电鳗的区分图
电力强大的发电怪

图4 电鳗的正面图
  电鳗能通过特化的肌肉组织放电,它的体长可达2米,放电器官的长度可达体长的80%。
放电器官中有5000-6000个特化的肌肉细胞-“放电体“(electrocyte),它们层层排列,每个放电体只能产生约0.15伏特的电压,但数千个放电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强大的足以击倒一个人或一匹马的电量。
  电鳗在持续放电后,电量会减弱,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才能再次放电。电鳗基本每秒放电50次,约持续10-15秒,电压可高达300-800伏特。

图5 电鳗的横切面图

图6 电鳗放电肌肉的细胞示意图
  电鳗在捕食时,会对可能有猎物的地方发出试探性的电脉冲,电脉冲会迫使周围隐藏的猎物肌肉痉挛,不受控制,更容易现身,此时电鳗再发出高压电脉冲将其彻底击昏。
 

图7 电鳗通过放电攻击对方生物的示意图
邪恶的外形
  电鳗的外形颇有邪恶之感。脸扁口阔,眼小如绿豆,发出幽幽的光。头部布满凹坑麻点,让人分不清鼻子与眼。整个外形像是鲶鱼和黄鳝的混合体,仿佛地狱的使者,让人望而生畏。

图8 电鳗的外表
身怀绝技的江湖客
  电鳗的呼吸系统高度适应含氧量低的水域,它所需的80%氧气来自口腔呼吸,
其口腔上皮组织形成密集的褶皱突起,富含血管,用来直接呼吸空气。
  由于呼吸系统的特化,电鳗必须频繁浮上水面呼吸,这使电鳗在干旱季节的枯竭水域中也能存活很久。
  电鳗的进食方式独特,它没有尖锐的牙齿,在将猎物电晕或死亡后,靠嘴巴的吸力将猎物吸进嘴里囫囵吞下。
  电鳗的摄食强度及生长速度,随水温升高而增强,一般以春、夏两季为最高。

图9 电鳗及其生长环境
  电鳗主要生活在水质并不好的水里,水里的能见度比较低,经年累月后,电鳗的眼睛就发生退化,不仅长得小,且视力也下降。它的眼睛只有米粒大小,与它的个体极不相称。电鳗依靠发出的电脉冲感知周围的环境。
洄游的电鳗
  雄电鳗通常在江河口长大,雌电鳗则逆水上溯,进入江河的干、支流和与江河相通的湖泊,有的甚至跋涉几千公里到达河的上游。
  电鳗的性腺在淡水中不能很好地发育,更不能在淡水中繁殖。雌电鳗在淡水中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雌电鳗的性腺发育在降河洄游入海之后完成。

图10 电鳗
趣闻
  早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医生们常常把电鳗放到病人身上,或者让病人去碰一下正在池中放电的电鳗,利用电鳗放电来治疗风湿症和癫狂症等病。
  现代的法国和意大利沿海,还可能看到一些患有风湿病的老年人,在退潮的海滩上寻找电鳗。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鳗鱼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


(责任编辑:晓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