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两栖动物 > 外形与结构 >

循环系统

时间:2024-04-06 16:12 点击:
两栖动物有幼年期和成年期,两者的循环系统是不同的。
    两栖动物有幼年期和成年期,两者的循环系统是不同的。在幼鱼(或蝌蚪)阶段,循环与鱼相似;两腔心脏将血液泵入鳃,血液在鳃中被充氧,然后分布在身体各处,并以一个循环返回心脏。在成年阶段,两栖动物(尤其是青蛙)失去鳃并发育出肺部。他们的心脏由一个心室和两个心房组成。当心室开始收缩时,脱氧的血液通过肺动脉泵送到肺部。持续收缩然后将含氧血液泵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腔室的解剖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两种血流的混合。

图1 幼年两栖动物的循环系统是类似于鱼的单循环系统。1.内部鳃是血液再氧化的地方;2.血液中氧气耗尽并通过静脉返回心脏的点;3.两室心;红色表示含氧血液,蓝色表示缺氧血液。

图2 两栖动物心脏的教学模型

1.心脏、血管结构 
    (1)心脏:2心房1心室。
    (2)动脉弓:由心室发出动脉圆锥,动脉圆锥再分为左右2条动脉干,其内各包含有3条动脉弓,即:颈动脉弓、体动脉弓和肺皮动脉弓。

    (3)动脉
    *  颈动物脉弓
前行不远,便又分为外颈动脉和内颈动脉2支。

    *  肺皮动物弓向背外侧斜行,然后分为粗细不等的2支,分别通向肺(细支)和皮肤(粗支)。完成肺循环。

    *  左、右体动脉弓前行不远就绕过食道两旁转向背面,沿体壁后行到肾脏的前端,汇合成1条背大动脉。将胃、肠轻轻翻向右侧,可见左、右体动脉弓的汇合处。背大动脉后行途中再行分枝,至身体各处。完成体循环。    

    (4)静脉
    *  肺静脉:收集肺、皮肤来血,进入左心房。
    *  前大静脉:收集头、前肢静脉血,汇入静脉窦。
    *  后大静脉:收集躯体、肾、肝,汇入静脉窦。
    *  腹大静脉:收集后肢、膀胱,进入肝门静脉 ,经肝脏后汇入静脉窦。

    *  静脉窦:收集前大静脉、后大静脉的血液,进入右心房。

2.循环途径

         不完全双循环。

3.动脉圆锥中血液的分配

          动脉圆锥内有一纵形的螺旋瓣,能随动脉圆锥的收缩而转动,有助于分配心脏压出的含氧量不等的血液,循着一定的顺序,分别流入相应的动脉中。
         心脏收缩时,首先由静脉窦开始收缩,将窦内的少氧血注入右心房。接着左、右心房同时收缩,于是右心房内的血液被压入心室中央偏右的一侧,左心房内的血液则被压入心室偏左的一侧。这样,心室偏右侧为少氧血,偏左侧的为多氧血,中间部分为混合血。心室收缩初期,由于肺皮动脉弓离心室最近,心室右侧的少氧血即率先进入。心室收缩的中期,收缩波从右面移向左边,由于肺皮动脉弓内已充满血液而阻力增高,颈动脉弓基部因有颈动脉腺,阻力也相当大,加以在动脉圆锥收缩时,螺旋瓣往左偏转,关住肺皮动脉弓的通道,于是心室中部的混合血流入体动脉弓。心室收缩末期,其左侧的多氧血,因受到的压力已达到顶点,便径直注入动脉弓,供血给头部及脑。

4.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淋巴腔、淋巴心、淋巴液、脾等。是血管系统的辅助结构。

        *    淋巴腔:蛙类的淋巴腔分布于全身各处,尤以皮下最为丰富,这与防止皮肤干燥和进行皮肤呼吸有关。

        *    淋巴心:淋巴心能搏动,将淋巴液推回心脏。在肩胛骨下、第三椎骨横突的后方各有1对前淋巴心,尾杆骨末端两侧有1对后淋巴心。
        *    脾:属于淋巴系统,为暗红色圆球状,位于肠系膜上。主要功能是破坏衰老的红血细胞,吸收和驱除血液中的异物,产生新的白血细胞。


(责任编辑:靓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