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两栖动物 > 外形与结构 >

骨骼系统和运动

时间:2024-03-23 15:14 点击:
两栖动物的骨骼系统在结构上与其他四足动物相似,但有许多变化。
    两栖动物的骨骼系统在结构上与其他四足动物相似,但有许多变化。除了蚓螈和少数种类的蝾螈的四肢减少或没有四肢外,它们都有四肢。骨头是中空且轻的。肌肉骨骼系统坚固,能够支撑头部和身体。骨头完全骨化,椎骨通过重叠的过程相互连接。胸带由肌肉支撑,发达的骨盆带通过一对骶骨肋骨附着在脊柱上。髂骨向前倾斜,身体比哺乳动物更靠近地面。
    
大多数两栖动物的前足有四趾,后足有五趾,但都没有爪子。有些蝾螈的手指较少,外观像鳗鱼,腿又小又粗。鳗螈属是水生蝾螈,前肢粗短,没有后肢。蚓螈没有四肢。它们以蚯蚓的方式挖洞,肌肉收缩区域沿着身体移动。在地面或水中,它们通过左右波动身体来移动。
    
青蛙的后腿比前腿大,尤其是那些主要通过跳跃或游泳移动的物种。步行者和奔跑者的后肢不太大,穴居者大多四肢短而身体宽。脚具有适应生活方式的能力,脚趾之间有蹼,用于游泳,宽大的粘性趾垫用于攀爬,后脚上有角化的结节用于挖掘(青蛙通常向后挖土)。大多数蝾螈的四肢都很短,长度大致相同,并且与身体成直角伸出。陆地上的运动是步行,尾巴经常左右摆动或用作支撑,特别是在攀爬时。在它们的正常步态中,一次只前进一条腿,就像它们的祖先叶鳍鱼所采用的方式一样。一些蝾螈属的蝾螈和某些无尾齿蝾螈会爬树,四肢长,趾垫大,尾巴可抓握。在水生蝾螈和青蛙蝌蚪中,尾巴有背鳍和腹鳍,并且作为推进手段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成年青蛙没有尾巴,蚓螈只有很短的尾巴。


图1 蛙的骨骼

1.头骨
    (1)宽扁。脑腔狭小,具两个侧枕骨形成的枕髁。
    (2)骨薄,数量少。
    (3)头骨与颌骨的连接方式为自接型。
    (4)听柱骨一块。由舌颌骨演化而成。在鼓膜中,鼓膜相当于中耳,无外耳。
    (5)鳃弓退化,残留部分形成支持喉部、咽部的软骨(气管)。

2.椎骨
    分化为4部分。
    (1)颈椎:仅1枚,又称为寰椎。
    (2)躯干椎:数目不等(7-200枚)。
    (3)荐椎:仅1枚。其外端与腰带的髂骨连接,使后肢获得较为稳固的支持。
    (4)尾椎:鲵螈类在20枚以上,蛙蟾类愈合为1根尾杆骨。
    椎体少数为双凹型,大多数为前凹型或后凹型,可增大椎体间的接触面,提高支持体重的效能。

3.附肢骨(带骨和肢骨)

(1)五趾型附肢

    概念:包括有上臂(股)、前臂(胫)、腕(跗)、掌(跖)和指(趾)等五部分的成对附肢。
    相应骨骼

    前肢  肱骨、桡骨和尺骨、腕骨、掌骨、指骨。
    后肢  股骨、胫骨和腓骨、跗骨、跖骨、趾骨。
    意义:动物借助五趾型附肢将身体支撑起来以抵抗重力,同时还可以推动物动物躯体在地面移动。它的出现使动物的登陆成为可能。

(2)带骨

    两栖动物开始肩带不附着于头骨,腰带借荐椎与脊椎联结,这是四足动物与鱼类的重要区别。
    A.肩带:由肩胛骨、乌喙骨、上乌喙骨和锁骨等 组成,通过肩臼与前肢相关节。分为固胸型和弧胸型。

    肩带脱离头骨后,头部的活动性增加,同时也极大地护展了前肢的活动范围。
    B.腰带:由髂骨、坐骨和耻骨构成骨盆,形成髋臼。与荐椎相关节以支持后肢。

弧胸型

固胸型

腰带


图2 蝾螈的骨骼
    蝾螈用尾巴进行防御,有些蝾螈准备抛弃尾巴以挽救生命,这一过程被称为自残。无尾齿科动物中的某些物种在尾部基部有一个薄弱区域,很容易使用这种策略。尾巴在分离后通常会继续抽动,这可能会分散攻击者的注意力并让蝾螈逃脱。尾巴和四肢都可以再生。成年青蛙无法再生四肢,但蝌蚪可以。
(责任编辑:靓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