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生畏的玫瑰毒鲉

时间:2019-04-20 20:37 点击:
玫瑰毒鲉,学名:Synanceia verrucosa (Bloch et J. G. Schneider, 1801),又称肿瘤毒鲉,毒鲉科毒鲉属的一种鱼类。
玫瑰毒鲉,学名:Synanceia verrucosa (Bloch et J. G. Schneider, 1801),又称肿瘤毒鲉,毒鲉科毒鲉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台湾海域。繁殖方式为卵生。背鳍棘基部之毒腺有神经毒,足以使人致命,潜水时要特别小心。其貌不凡,伪装、拟态功夫好,不易被发现。毒鲉外观与鲉相似,但体裸出,只有少许鳞片。以小鱼、甲壳类等为食。
栖息于近海底层潮间带水域,常潜伏于洞穴、礁隙、海藻丛或埋于砂中,水深1-20m。通常独居或以小群体出现。体带和色彩与周围环境相似,适于隐蔽,很少活动。为毒性最强的刺毒鱼类之一。
       被刺伤后产生严重症状,急性剧烈阵痛,创口局部发白,继而青紫、红肿、灼热,持续数天,痛状有如烧灼和鞭抽感,难以忍受,以致失去知觉。患处麻痹,一定距离外有触痛,或整个肢体麻痹肿胀,创口腐烂。
       全身症状有心律衰弱、精神错乱、痉挛、神经絮乱、恶心、呕吐、淋巴结炎肿、关节痛、呼吸困难、惊厥以至死亡。刺伤事故一般发生鱼礁隙洞穴中误触摸鱼虾,踩到或处理鱼货时被刺。
       毒器由鳍棘、鳍棘膜、头棘和毒腺组织构成。鳍棘每侧各具1前侧沟,前侧沟自鳍棘基部通至端部,沟内毒腺组织肥大,囊状,扩突于沟外,毒腺组织长约为沟长2/5。毒液为外毒素,能被加热或胃液破坏。


 
 

(责任编辑:佳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