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贝类博物馆 > 人文艺术 >

余荫山房中的贝

时间:2018-10-22 19:31 点击:
中国的养蚝史虽然较为久远,但是由于以前的交通不够发达,内陆很多地方都吃不到新鲜的牡蛎。想来那时沿海地区虽然有先天优势,但是一般穷苦人家怕是也无法做到经常吃蚝的。然
       中国的养蚝史虽然较为久远,但是由于以前的交通不够发达,内陆很多地方都吃不到新鲜的牡蛎。想来那时沿海地区虽然有先天优势,但是一般穷苦人家怕是也无法做到经常吃蚝的。然而,这时候有钱人家拉仇恨的方式,就显得非常特别。豪吃牡蛎算什么啊,人家直接把牡蛎拿来装修房子了。
        而这里,土豪们不是拿牡蛎砌墙,而是把牡蛎壳打磨成半透明的薄片镶嵌在木框上制作成透光的窗子,即蚝壳窗,也称蚌壳窗、蛎壳窗、蠡壳窗、海月窗、海镜窗等,是岭南沿海一带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传统建筑装饰。
        古色古香的木质窗户是园林建筑文化的符号之一,其类型丰富多样,工艺精湛,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由于地域差异,岭南窗的式样独具特色,具有小巧精致、层次丰富和中西文化结合的特点。别致的木质窗配合半透明的牡蛎壳,这样的蚝壳窗不仅有传统建筑的温婉秀气,还有浓郁奔放的海洋文化气息。
        各位也都看出来了,拥有蚝壳窗的都是一些老建筑。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建筑被高楼大厦所取代。现在,我们能到哪里欣赏这古色古香的蚝壳窗呢?
        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内,满洲窗、百叶窗、蚝壳窗等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窗户依旧保存完好,仿佛在向游人诉说着岭南旧事。
        余荫山房留存的蚝壳窗具有应用广泛、式样丰富、保存完整的特点。但由于蚝壳窗的样式与满洲窗、百叶窗相似,而且上面的牡蛎已经打磨成了半透明的薄片,人们常常误以为那些牡蛎薄片是沾满灰尘的旧玻璃,因此容易被人忽略。
       在余荫山房内,蚝壳窗广泛运用在园林建筑的户牖(hù yǒu,指门和窗)当中,包括原正门隔断及侧楼窗户、浣红跨绿廊桥及连廊的横披、玲珑水榭窗户、瑜园船厅的门和窗等。式样包括六角金盘图案、八角金盘套古钱图案、十字菱花套古钱灯笼图案等,蚝壳片镶嵌在各式各样的木花格中,精巧华美、多姿生动、古朴清幽,蕴涵浓郁的岭南海洋文化气氛。
(责任编辑:若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